游戏设计目的性探讨:面向体验还是面向用户?

游戏设计目的性探讨:面向体验还是面向用户?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22
恒太照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23万元,同比下降23.6%后续反转 突然暴拉!芯片产业链全线井喷!三大利好集中来袭!上涨极限在哪里?是真的吗? 光大环境将于10月2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又一个里程碑 滨江服务将于9月19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826港元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大爆发!科技股狂欢日 突然来袭!实测是真的 资产配置首选股票!险资下半年展望来了后续会怎么发展 埃里克-特朗普计划9月份访问日本推动加密货币发展 中信期货:午盘点评8.22 红利低波ETF(512890)现短期分歧,60日吸金34亿!险资29次举牌暗藏长期玄机最新进展 10年高点A股,还能上车吗?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邦达亚洲: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美元指数刷新11日高位最新进展 尚晋国际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不少于70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中信期货:午盘点评8.22 光大环境将于10月2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实时报道 资产配置首选股票!险资下半年展望来了 蔚来李斌:线下体验更重要,说得再多别人觉得你吹牛,还是要实干又一个里程碑 【光大海外】小米2Q25:汽车毛利率26.4%!超预期盈利验证,IoT新高,手机承压实时报道 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龙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LPR连续3个月不变 年内或有下调空间 是自信也是实力!李想谈小米雷军造车:只有我们两个能做出超级产品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正海磁材(300224)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后续来了 皖通科技(002331)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09.89%,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太强大了 EIA原油库存大幅回落,油价走出反弹修复行情 守正创新 擦亮“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 粤万年青积极打造大健康集团官方通报 EIA原油库存大幅回落,油价走出反弹修复行情学习了 对美出口下降明显,经济增长受到拖累,日本7月出口降幅达4年新高 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龙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实垂了 7月沪市期权成交放量近五成太强大了 三维化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学习了 永安期货与浙商银行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喜临门2025半年度拟派1.04亿元红包后续会怎么发展 横店东磁披露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3.8元最新进展 早盘:三大股指悉数走低 纳指跌逾240点记者时时跟进 塔吉特百货更换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元老,股价下跌10% 喜临门2025半年度拟派1.04亿元红包 金石资源: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144898.28元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61%美国大学生称将受到特朗普“大漂亮法案”影响后续来了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真AI座舱 明确停止传统非AI座舱开发官方通报 沃尔沃,填补了“豪华电混”的空白 金城医药2025半年度拟派3793.32万元红包这么做真的好么? 三维化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后续来了 西高院披露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2.31元专家已经证实 51股每笔成交量增长超50%记者时时跟进 喜临门2025半年度拟派1.04亿元红包 桂冠电力2025半年度拟派3.94亿元红包学习了 爱威科技大宗交易成交385.80万元又一个里程碑 白云机场: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1.32%又一个里程碑

 文/AT君  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是,在我们设计一款游戏的时候,我们到底如何判断各种idea是否符合我们的目的?或者说我们到底是如何产生这个目的的?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举起例子来又很具体——大家都知道《口袋妖怪》中不会出现烟酒、脏话、暴力等元素,让任何一个人去做续作,他都会清楚出现这些东西就意味着砸招牌。那么到底是什么来决定了《口袋妖怪》之所以成为《口袋妖怪》的呢?  我们暂时抛下这个问题不管,先让AT君先解释一下本文标题的含义。所谓面向体验的含义就是,“我们要设计一款提供XXXXXX这种体验的游戏”,而面向用户的设计的含义就是,“我们要设计一个XXXXX用户群喜欢的游戏”。这两种设计思路并非完全对立,但大部分时候在面对项目组其他人的质疑的时候,你都必须要进行解释为什么做某些事情是必要的,而最根本的解释无非是以上两个中的某一个。  大家都知道,《口袋妖怪》之父田*智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儿时森林冒险,捕捉昆虫,然后与同学交换昆虫的梦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典型的“面向体验的设计”。绝大多数游戏设计师们都有喜爱设计自己喜爱的游戏类型的倾向,因为他们往往自己就能代表目标群体,《口袋妖怪》显然就是这种设计思路下诞生的游戏。  但《游戏设计基础》一书的作者Ernest Adams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够专业,因为我们作为专业的游戏设计师,往往要设计一些并不是自己非常喜爱或擅长的类型的游戏,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还能撂挑子不干了不成?  Ernest Adams还举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儿童游戏。大家都知道,游戏设计师都是成年人,儿童是不可能自己为自己设计游戏的,因此儿童游戏的存在正说明了“面向用户的设计”的威力——成功的游戏设计师能够为自己绝对代表不了的目标群体来设计游戏。  但实际上,AT君认为这个例子站不住脚,那些成功的儿童游戏,实际上还是“面向体验的设计”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出色的儿童游戏设计师,要么是在基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设计游戏,要么是自己已经是有很丰富育儿经验的父母,他们还是在基于个人的经历来判断这些体验是否是适合儿童的——说白了还是在为童年的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来设计游戏!  而当我们在很深的层面上理解了目标用户底层的心理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并不在是为了冷冰冰、抽象而又远在天边的用户群体来设计游戏,而是在基于体验设计游戏了。  抛离了体验的“面向用户的设计”很容易产生爆米花大片,用战术上的勤劳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因为当主创人员并不知道到底要为目标用户提供什么体验的时候,就只能挑一些俗气的手段来提高品质。比如我们要制作一款以男性青年为目标群体的游戏,那么偷懒的做法就是放好多美女,因为男性青年必然是绝大多数都喜欢美女的,我的这个决策可以让所有抱有不满意见的同事闭嘴,但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是鄙视这种做法的,并且知道这样做绝对产生不了最顶级的大作。这些游戏实际上并不是在提供体验,而是在利用人性弱点来让自己的游戏数据更好看而已,加美女,加**,加炫耀性内容,加各种让人产生虚假满足感的内容,这样的游戏会让人觉得空虚。AT君并不是在批评这种做法不好,人人都喜欢美女这不错,《守望先锋》中毕竟也都是屁股,但我们也都清楚,只靠屁股是诞生不了大作的。  也就是说,所谓的“面向用户的设计”,依然会分为两种,高级的一种是设计人员会把目标群体想要的体验内化然后再创作,就像那些深得人心的广告一样,明白什么能打动用户;而低级的一种就是以数据为指导的懒惰做法。SuperCell的主创人员认为,游戏数据只能用来证明你的改动是否成功,却永远无法作为改动设计的依据。AT君也在秉持着相同的观念。  再说回游戏设计师身上,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师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倾向性,意识到自己终究是有所擅长有所不擅长的。大家都知道席德梅尔擅长设计策略游戏和模拟游戏,那么如果让他去设计格斗游戏或者FPS游戏,失败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因此,我反对Ernest Adams那种所谓的专业性论调,这种作品终究会由于缺乏灵魂而让人感到失望。让游戏设计师专注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深钻下去,才是更靠谱的做法。比如笔者AT君完全不明白三消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因此显然我并不适合King这种专门做三消的公司。这并不是说三消这种游戏不好玩,只是我明确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口味是完全无法代替目标用户的,就算赶鸭子上架让我拙劣的模仿一款三消游戏,最终做出来的东西也很有可能是东施效颦。

游戏设计目的性探讨:面向体验还是面向用户?

  然而,这也并不是说游戏设计要上升到玄学的角度。《东京玩具箱》的主人公是一个游戏设计师,漫画中的他会经常说“我的灵魂感觉还不够”之类的脑残发言,并且在最终的加班关头靠灵光一闪想出来的绝妙点子让游戏的品质大幅提升——而那只是漫画而已。实际的游戏设计中,这种灵光一闪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实际上都是科学方法诞生出来的设计。希望各位策划新人们不要走了邪路,玄学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