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中国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中国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22
北汽蓝谷销量翻番减亏有限 享界S9T将是扭亏新筹码?是真的? 图解百奥泰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73.19% 梅德韦杰夫:俄罗斯不接受北约所谓“维和部队”在乌驻扎实时报道 图解贤丰控股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364.07% 谷歌推出AI新功能的Pixel 10系列手机实测是真的 北汽蓝谷销量翻番减亏有限 享界S9T将是扭亏新筹码?记者时时跟进 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发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图解金山办公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2.83% 踏空?上海滩顶流大佬,奔私后业绩滑坡,疑似净值依然只有6毛 图解益佰制药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72.35%实时报道 上市公司加速竞逐冰杯赛道官方通报来了 快递行业加速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官方已经证实 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发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真的吗? 图解龙蟠科技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58.81% 友发集团“出海”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是真的吗? 谁在入市A股 鲁比奥称美国将暂停向商用卡车司机发放工作签证最新报道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元 长城汽车以技术创新重构竞争格局专家已经证实 东风汽车尤峥: 以智能为抓手 深耕豪华电动越野车市场记者时时跟进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较周三夜盘收盘跌32点最新进展 东风汽车尤峥: 以智能为抓手 深耕豪华电动越野车市场最新报道 政策加码城市更新 “旧空间”酿出“新价值”后续反转 亚宠展上的科技革命: “智能化”之笔点睛“它经济”又一个里程碑 美联储:担忧通胀甚于就业 A股半年报密集披露 超千亿元分红来袭记者时时跟进 油价连续第二天反弹,靠近上方7月平台阻力区域 多地部署工作聚焦“人工智能+制造”方向官方已经证实 斑马智行独立赴港IPO 上汽是最大客户和重要股东 3倍医药“牛股”突报亏损,紧急公布利好? 博雅互动短暂停牌官方处理结果 PEEK材料板块走弱,金田股份跌停学习了 移动空调市场前景(附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分析、发展环境及未来趋势预测)太强大了 光学元件板块短线拉升后续反转 上半年营收逾6亿元,全国最大铁路车轴商净利润增长近两倍 【坚定不移唱响“三全一上”主旋律】广阳:精准施策强招商 提质增效促发展 远洋集团盘中涨逾14% 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至最多110亿元后续来了 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30年 从技术破壁到全球领跑 软银投资和政府补贴仍填不上窟窿?英特尔继续寻找机构筹集资金 日本7月出口降幅达4年新高后续反转 上半年营收逾6亿元,全国最大铁路车轴商净利润增长近两倍是真的吗? 知名经济学家“站队”特朗普:鲍威尔可能真的“为时已晚”!专家已经证实 天味食品拟港股上市:归母净利暴跌57%,应收账款暴增485%专家已经证实 Meta发言人称暂停AI部门的部分招聘以进行规划

3 月 25 日,The Information 发文,为削减成本并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西方初创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用廉价且储量丰富的钠替代锂作为电池的原料。然而,锂离子电池价格持续下降,彻底扭转了局面,使得目前放弃使用钠更为划算。

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

中国生产的电池

过去两年间,中国市场上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暴跌 70%,从 2023 年的每千瓦时 155 美元降至约 45 美元。这大致仅为当前钠离子电池平均每千瓦时 87 美元价格的一半。

今年 1 月发表于Nature Energy的一篇论文中,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预测,磷酸铁锂电池很可能在 21 世纪 30 年代中期甚至更久以后,仍保持价格优势。

若他们的预测正确,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将延续中国对全球电池供应链的掌控。部分分析师表示,这会使中国在西方汽车和国防工业领域拥有极大影响力,因为全球几乎所有的磷酸铁锂电池都由中国企业生产。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 CRU 集团的电池材料主管山姆・阿德姆表示,即便钠离子电池成本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现有技术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即便钠离子电池适用于某些应用场景,但既然已经有价格极低且大规模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真的有必要投资全新的供应链吗?”

大约在 2021 年,随着对锂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锂长达十年短缺的担忧,锂价开始飙升,开发钠离子电池以替代锂离子电池的行动也随之展开。从 2021 年初至 2022 年 11 月,中国锂现货价格上涨近 13 倍。

在此之前,电池和汽车制造商一直未将钠视作电池材料,因为钠的能量密度远低于锂,会缩短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易出现性能衰减。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仍投身于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原因在于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锂的 1000 倍,几乎随处可见。基于这一考量,钠有望缓解锂供应的紧张局面,进而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一年多前,中国汽车制造商推出了由钠离子电池驱动的小型城市汽车,这让西方同行大为惊讶。他们宣称已成功提升了钠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能量密度,使其可应用于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商业产品中。

这促使了一批获得风险投资的美国钠离子电池企业涌现,如 Bedrock Materials、Peak Energy、Standard Potential 和 Unigrid。所有这些初创企业的目标都是在固定储能领域中,以价格优势击败磷酸铁锂电池。

然而,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Adrian Yao 表示,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钠离子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昂贵,该行业在降低成本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指出,由于钠的能量密度较低,同时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钠虽然储量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其制成的电池价格就更低。

Adrian Yao 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认为,有必要避免又一次资金盲目涌入错误领域的热潮,转而聚焦真正值得投资的项目。”

在进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博士项目之前,Adrian Yao 是总部位于印第安纳州的阳极材料初创企业 EnPower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他表示:“目标是从过去作为电池创业者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行业中存在许多不实的炒作。”

在论文中,Adrian Yao 与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导师 —— 环境科学教授萨莉・本森和材料科学教授威廉・丘指出,他们模拟了 6000 多种场景,涵盖了钠及其他金属和矿物价格可能出现的涨跌以及其他潜在的市场因素。他们得出结论,钠离子电池要击败磷酸铁锂电池,仅有三条途径:大幅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聚焦于电池单体,而是关注整个电池系统,使钠离子电池在系统层面具备优势;或者强调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势,忽略成本因素。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钠离子电池开发商 Natron Energy,正是依靠第三条策略 —— 性能优势赢得了市场。Natron 公司将其电池销售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公司的钠离子电池电极由普鲁士蓝制成,普鲁士蓝是一种最初用作颜料的结晶物质,这种电池能够在两分钟内释放大量能量,然后快速充电。其释放的能量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五倍,这使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够让昂贵的芯片每秒处理更多运算任务。

Peak Energy 的联合创始人卡梅隆・戴尔斯表示,Peak 公司从一家中国供应商处采购钠离子电池。尽管这些电池价格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 Peak 公司的供应商预计,随着钠离子技术的改进以及锂价上涨,到 2027 年钠离子电池价格将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他还称,无论如何,Peak 公司的策略是未来在美国自行生产电池单体,并在电池组层面与磷酸铁锂电池展开竞争。

电池制造商已经证明,通过优化电池组设计,如去除不必要的填充材料,能够提高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Bedrock Materials 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钠离子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这正是 Adrian Yao 所建议的第二条途径。CRU 集团的阿德姆表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电池制造商已经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增速不及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 SC Insights 的董事总经理安德鲁・莱兰称,钠离子电池挑战磷酸铁锂电池还有第四条途径:如果锂价再次飙升,电池制造商将再次寻求替代方案,而钠离子电池或许是首选。

但目前,Bedrock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宾塞・戈尔表示,即便中国钠离子电池制造商将价格降至磷酸铁锂电池以下,西方企业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技术水平。

他指出:“钠离子电池的希望在于第二代材料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