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助力腰椎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倪敬书
由中国科学院安光所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四波长双光源双接收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近期在腰椎手术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研究显示,该技术通过实时、无创、连续监测脑血氧饱和度(StO2),有效降低术中低rStO2事件发生率,并显著缩短术后拔管、麻醉复苏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后便秘、恶心呕吐及谵妄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步下降。该研究是在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融合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医工融合平台项目、皖江中心产业化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完成。
腰椎俯卧位手术中,胸腹压力升高易引发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导致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影响康复进程。外源性磷酸肌酸钠通过增强细胞能量代谢,提升脑组织磷酸肌酸水平,促进ATP合成,有效保护缺血缺氧神经元,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术中应用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当rStO2较基线值下降超20%时,采取体位调整、升压、优化通气等干预可改善脑灌注。联合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后,患者术中rStO2稳定性提高,术后恢复量表评分提升,住院时间缩短2.7天(P<0.05),该研究证实了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可为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脑功能保护及加速康复提供关键支持。
团队研发的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已通过合作转化,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全国多个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涉及神经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急救医学、新生儿科等多个临床领域。“反应很快,手术很容易出现脑部缺氧,术中实时监测非常有必要”,多名临床医师对无创脑血氧监测技术给出了高度评价,“用上这款脑血氧监测设备,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后续团队将进一步围绕脑部多模态监测进行技术攻关,为手术患者护航。